第四十七章
前朝,正殿。
云翊坐在父王——或者母亲——身边儿,垂眼望向满殿臣工。
她尚不明白这个位置究竟意味着什么,为何这些人望向她的目光那么惊讶,仿佛在看一只怪物。她也听不懂他们说的话,什么大坝堤堰、什么传之万世、什么千秋功业,和谢长安在一起,她没有听过这些词儿,她听到的是鸟鸣声声,见到的是炊烟袅袅,人们开垦荒地,插秧耕田,织布裁衣,用马勺搅开一锅黄羊汤,跋涉千里到北疆关市来换牲畜运回内地贩卖……而不是冠冕堂皇,在这大气磅礴的宫殿之中,为迥然相异的“政见”争得面红耳赤,只差脱下鞋履掷向同自己针锋相对的同僚了。
云帝垂眼,瞧见女儿小脸儿上满满都是肃然,仿佛把下头那些人的话都听进了耳朵里,心里有点儿骄傲——翊儿不愧是他的孩子,这么小就对政治民生产生了兴趣,看来谢长安也不是个太差劲的父亲,漂泊无定的三年时光没有让女儿变成懵懂无知、浑浑沌沌的小傻子。他心里觉得安慰,觉得自己把翊儿当太子来对待的决定没有错儿。或许,翊儿也不会比“真正的太子”差多少;或许,没有儿子,他的女儿也可以承担起云朝的江山社稷,在他之后,将大云带向另一个顶峰。
“翊儿,”他缓声道:“累不累?”
云翊抬头望向母亲,圆圆的黑眼珠透出几分困意,但她小脸儿板得很紧,抿着嘴唇,摇了摇头,小声道:“不累。”
软软的声音就像一片羽毛挠过云帝的心,那儿冷了许多年,没有寻常人常有的七情六欲,舐犊之情,对他来说,实在太过陌生,他不懂这蔓延开来的情绪究竟意味着什么。他看得出翊儿明明又累又困,只是顾及大局不肯说出来,这让他更骄傲,也更为自己的血脉感到欣慰,觉得翊儿不愧是他的孩子,能分清轻重缓急,在天下大事面前可以一点儿迟疑都没有地把自己的小事儿先抛于脑后,这正是帝王应当有的风范。
作为天下的主人,君王要做的就是巩固自己的统治,和发展整个天下的生产,让更多荒地得到开垦,让经济运行得更具活力,用税赋来组建更有效率的中央政府机构、训练作战能力更强的军队,抵御戎狄,镇压叛乱,使得天下太平,民殷国富,让王土之上,一切欣欣向荣,良性循环,传之万世。倘若只管享乐,随心所欲,任性而为,那将会给大云、给天下带来巨大的灾难。
……想远了。
云帝摸摸女儿软软的头发。
大臣们在堤堰的修建问题上尚没有达成共识,新的议题又摆在面前——云帝临朝五年来,收回的诸侯国大多没有再行分封,新的政府机构必然要在这些重回王旗之下的国土之上重新组建,可云朝数百来年,一直施行裂土分封的国策,如何治理这些在诸侯们的手中被统治了那么久的“小国”,史上并无先例——大一统的王朝是世人们想都不敢想的政治结构,在此之前,不管是本朝还是前朝,或者再往前,追溯到上古时期,都没有先例。
如此巨大的国土,真的能在一个朝廷的统治下有序运转吗?这仿佛给战争的胜利蒙上了一层厚重的Yin翳。
云帝即位前两年,政权不稳,叛乱频发,手中军队更多用于平叛,可当他发觉那些被免爵除国的诸侯的溃败能为自己带来多少政治、经济、军事上的好处后,云帝在有意无意之间放任战争愈演愈烈,并逐渐坚定了把多数诸侯国都收回自己的统治之下的念头。随着生产的发展,分封已然不符合历史的大势,唯有天下一统方能更好地发展生产力,只有把天下权力都收至云庭,那么云朝这个庞然大物方能把军队用在真正的战场,把金山银山铜山矿山和奴隶们砸到真正需要的地方。
丹陛下,有大臣道:“想在原来的诸侯国设置中央政府,那不止要统一的政府机关,还得养多得数都数不清的政府官员,来支撑政令的层层施行。这些官员远在云都千里之外,朝廷没法儿对他们进行监督,要是自立为王,那就会为祸一方。想避免,那就要再养一群专门儿的监察官去监督他们的行政能力,这就相当于在云庭之外再组建无数个小云庭,那得是一个多么庞大的官员体系啊!”
另一个大臣符合道:“陛下,以如今的财政,咱们养不起这么多人啊!再说我大云国土广袤,各地风俗殊异,民风彪悍之处悍民不服王化,正因国除而对朝廷心存怨怼,在这关头更易他们的小国政府,那恐怕会激起千重巨浪!陛下,请您三思,战争初定,人们需要的是繁衍生息,而不是更多可能招致新一轮战争的变故!”
第三个大臣道:“说的是啊!更何况,时至今日,诸侯国十去其七,残存的诸侯们正战战兢兢,唯恐战火烧到自己身上,这样的举措,难道不是给了他们起事、反叛的借口吗?为长久计,请陛下还是让在大云延绵了数百年的诸侯制度继续发挥当有的作用罢!既然能封长乐侯千里疆土,那有功之臣又何止长乐侯一人?大将军唐九黎戎马半生,为大云立下赫赫功劳,难道不当封侯?”
云翊眨眨眼。
师伯说过,谢长安就是“长乐侯”,他们在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