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稍片刻,王妈便风风火火赶了回来,身后的平儿大包小包拎着许多。
苏晚去厨房吩咐片刻,便又出来。
这时谢不允同裴寄已进了书房。
谢不允甫一踏入书房,就瞧见那斑驳不平,被熏的漆黑的墙壁。
他戏谑着点头道:“品味不错。”
“先生谬赞。”裴寄也不卑不亢的答道。
然而,当席间谢不允从王妈口中得知这书房是失火造成的,视线不禁落在裴寄身上。
纵使王妈将那场火形容的惊心动魄,裴寄也神色未动。
至于王妈从何得知,这就要提到隔壁的吴婶了。
裴寄中举后,吴婶同小院走的格外近些,王妈也时常串门唠嗑。
那场火,据吴婶描述,叫做大难不死,必有后福。
可谢不允什么腌臜事情没见过,略一思考,就明白事情并非王妈所言那么简单。
看来这镇远侯府,也不如明面上那般端正肃清。
席间推杯换盏,暂且不论。
酒足饭饱之后,裴寄同苏晚送谢不允出门。
刚至院门口,谢不允顿足开口:“今日来还有一事想告知你们。我准备去一趟西南,你这些时日就无需去我那里了。”
裴寄眼底掠过一抹惊诧。西南,乃是成王的封地。
反倒是苏晚轻声开口问道:“不知先生何时回来。”
谢不允摆了摆手,叹道:“少则数月,多则半年,归期不定。”说着他又从袖中掏出一物递给裴寄:“这是院子的钥匙,你拿着以备不时之需。记得好生准备来年春圍,我可是已经夸下海口了。”
裴寄没想到他居然会把钥匙留下,迟疑片刻方接过,沉声道:“学生定然不负先生所托。”
“好,那我就先走了。”
“先生慢走。”
谢不允席间多饮了些酒,面色微显红润,脚步却不虚浮。
苏晚目送着他离开的背影,有些担心的问道:“阿寄,西南可是成王封地?谢先生此去……”
裴寄眸色渐深,“确实是成王封地,先生既决定要去,我们候着便是。”
……
谢不允走后,裴寄便无需再去谢府,每日大多时间待在书房。
苏晚三人只以为他在专心准备秋闱,并不打扰。
入了冬,天气也愈发寒冷,苏晚也只每日宅在房中打理事物。
没有旁人上门打搅,倒颇有些岁月静好的意味。
这样的日子一直持续到年关。
这日,屋外雪花纷飞,寒意刺骨,屋内炭火却烧的通红,暖意融融。
苏晚斜倚在榻上看些话本,只闻得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她悠悠然抬眸。
门外传来平儿询问的声音:“夫人,我能进来吗?”
“进来吧。”
平儿推门而入,哈了口气,小步跑到苏晚榻前。
她肩头上的落雪,甫一接触到屋内屋内的暖意,便消融不见。
苏晚合上话本,轻声开口:“回来啦。”
平儿点点头,又搓了搓手,面上难掩兴奋:“要过年了,这几天铺子里的生意可好了。”
她自学艺开始,每日便按点到铺子里去。大雪纷飞的日子里,她起初还想偷点懒,却还是被王妈赶着过去了。
现下却被铺子里红火的生意感染,半点不叫苦。
苏晚闻言眉眼唇畔染上几分笑意。年关边上,富贵人家更是要多做些衣裳,而穷苦人家劳累了一年,也大多会Jing打细算着购置些新衣。
她指了指旁边的杌子,又笑着开口:“平儿辛苦了。”
平儿傻笑了两声,坐下,又赶紧摇头道:“我不辛苦,周掌柜和周娘子才是真的辛苦。”
说着她似是想起什么,皱起小脸道:“就是不知道大丫病好些了没。”
苏晚挽了挽鬓角的碎发,闻言有些惊讶,“大丫病还没好吗?”
“没有。”平儿摇了摇头,“说是风寒,我前几日去看了她,好像越发严重了。”
苏晚蹙了蹙眉,沉思片刻,吩咐平儿:“这几日铺子里要发节礼,你将大丫的赏钱换些药材送过去。”
平儿惊得声音都大了些:“夫人您的意思是说,孙大娘不给大丫买药吃。”
苏晚没有言明是否。
平儿又敛了声音,小声嘀咕道:“大丫这些日子的工钱全都给她娘了。就连发的冬衣都改了改给了她弟弟。他们怎么能这样呢?”
“人各有别。”苏晚淡淡道。
平儿离开后,苏晚阖眸小憩。心下却有些感叹。
在孙氏那种人眼里,女儿家生来就是赔钱货。若不是大丫此刻能挣钱贴补家用,恐怕早就被逼死了。
确实,在孙氏眼里,一个风寒而已,又怎么值当花钱买药,更别提看大夫了。
故而在知道平儿送上门的是些药材时,本来还有好脸色的孙氏霎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