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家店就在集市街的街尾,店面也不是很大。卖的货物只有少数一些高档货,大部分是中档和针对平民百姓的低档货。
李云翠和裴英都曾经去过这家店里买东西。
在集市街上的买卖人里头,这家的生意,算是比外头摆摊的小商小贩强上许多的。
但跟那些红火的酒楼、绣坊、绸缎庄之类的商铺,却完全没法比。
简单来说,算是个小康人家吧。
比李家的条件略强,但也强不了太多。
李云翠倒是对这门亲事有几分满意。
她知道,自己要嫁入大富大贵的人家是没有什么希望的。
而且那些大宅门的生活,都不用真正的高门大户,哪怕是做着些赚钱生意的土财主呢,只管看李云珠就知道了,宅门里的日子,可不是那么好过的。
但若是让她嫁到农户家里,去辛辛苦苦地种田,李云翠又不乐意。
之前,裴英本来给她选了几个庄户人家,有靠山屯本村的,也有距离不远的外村的,却都被她给否了。
一连否了三四回,裴英才回过味儿来,开始在商户里头给她找。
这个做胭脂水粉生意的花家,在媒婆提供的一众商户里头,倒是最不起眼的一个。
论生意,他们家不过是有个自家的铺子,卖些平平常常的大路货色而已。
就连店里的人手,都不是从牙行雇来的,而是自家人充任。
一开始李云翠也没有看中这一家。
但对比了几个商户的条件,发现乍看起来不错的几家,家家都有缺陷。
有一家大户,只是想要纳妾。
有一家虽然是娶妻,却是个四十七岁的老男人,死了老婆要续弦,儿子女儿已经生了一窝了,其中长子和次子已经把持了家里的生意……
这样子的后妈,对李云翠来说一点吸引力都没有。
还有一家,虽然并非纳妾、也非续弦,但他家的少爷身子骨很差,急需传宗接代,甚至想要办婚事冲喜。
李云翠挑来选去,最后发现,只有花家这个,条件虽差些,但算得上是真正认真来娶媳妇的。
花家老两口儿有四个孩子,三子一女。
女儿已经出嫁了,嫁的不错,经常回家,但并不是来打秋风。
儿子只剩下一个小的还没成亲,比李云翠大两岁,目前基本就在胭脂水粉铺子里头帮手,打理家里的生意。
三个儿子的分工很明确。
老大负责跑长途进货,也要天南海北地去进一些店里自家制的胭脂需要的原料。比如本地的珍珠粉,南岭的香橼壳……
次子主要负责理账和清货,相当于账房。
幼子,也就是李云翠未来的夫婿,主要负责待在店里看店。
有时候要跟老两口儿一起招待客人,有时候遇到大主顾之类,还要帮忙送货上门。
李云翠仔细思量过,若是嫁到这花家去,即便她把全家人的家务都担起来,也比种田要轻松许多。
再者说,花家虽然比较勤俭,铺子里没有用外人,但那也跟保密的需求有关。
自家宅子里,还是有几个负责做活的男女仆役的。
所以,自打这门亲事定了下来,李云翠就一直呆在屋里绣嫁妆,一步都不愿意出屋。
还是到李希义娶亲的时候,她才开始出来溜达。
李云翠倒是没白在屋子里闷着。
她的肤色捂白了好多,看着肌肤细腻白皙,虽然还比不得李云珠、李云秀、李云柔,但比起原来那黑黝黝的样子,着实好看了不少。
家里人见了李云翠,都夸她白了、漂亮了,李云翠也每次都笑么滋儿地,一脸娇羞地谦逊回应:“哪里哪里。”
相看过后,双方都对这门亲事挺满意,花家送来的聘礼也让聂氏觉得脸上有光。
一高兴,便对裴英说:“你妹子的聘礼,都给她带回去!”
裴英笑着应下了,李柳有些不乐意,但他在儿媳妇面前,还是要面子的。尤其是,自己还有把柄捏在裴英手里……
就算是要跟聂氏算账,也不能把事情闹到裴英跟前来!
聂氏和李柳都是擅长花钱,不擅长攒钱的。
二房若是没有李希仁和裴英把家,这日子啊,还真指不定能过成个什么模样。
虽然分家了,但在老两口儿心里头,每个房头的后生晚辈的婚嫁,也都是他们的责任。
所以,老两口儿也给李云翠准备了大概十两银子,预备给她做嫁妆里头的压箱银子。明面上的嫁妆,还是让二房自己置办。
好在二房有李希仁和裴英这两口子在。
裴英把足足六抬的聘礼,放在了李云翠的嫁妆里头,又给她额外添了一些家具和四只箱子。凑成了十二抬。
三只箱子里面装了布料、衣裳、棉花,塞得严严实实、厚厚密密,手插不进。另外还有一只箱子,专门用来放些压箱银子和铜钱,以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