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都会差德胜去告诉她,她都会去藻韵楼等着皇帝回来。皇帝回来时,她还能看见他脸上有隐隐的泪痕。
进入夏天以后,京城里曝晒,但爱莎和尔晞阿妈还是会去喇嘛庙里拜菩萨,每次阿妈还一定要带着孙子,倒是时间都不长。因椿树胡同离隆福寺比较近,所以都是去隆福寺。昨日一场雷雨,今晨天气凉爽,早饭后,爱莎检视过给金川寄送的东西,又是两大箱,教管家去办,便带婆婆和儿子去了隆福寺。
隆福寺居于非常闹市。因普达娃喜欢,爱莎在家一直穿着青衣,尔晞也穿藏袍,待出门便做满妇打扮,就像京城大街上一对普通的富家婆媳。爱莎叫护卫和马车照例等在山门外。二人进正殿“慈天广覆”拜完菩萨后,她见阿妈还在菩萨面前念经祷告,于是便要乳娘抱着又睡了的儿子和自己一起往后殿的酥油灯走去。
走了一会儿,心里觉得异样,猛一转头,乳娘和儿子果然不见了,她惊骇之极,刚要张口呼唤,发现不远处站着一个白衣少年。这少年身材高大,皮肤细致,像瓷器的胎骨一样坚密,洁白,泛着一层淡淡的光晕,柔眉细目,头上戴着一顶黑色的瓜皮小帽,黑亮的辫子垂在脑后,正静静地看着她。好一位气质高贵的佳公子,就像京城里的翩翩王孙,但他的眼光是那么安详平和,又似乎闪着睥睨万物的神彩,却和他的年纪不符。
有人走过这少年身边侧目,她却愣在了原地,忘了惊呼。
这少年静静地走上前来,走到她面前,柔声说道:普姆达娃,你好吗?她不置信地看着这高瘦的少年,又四下望望,现在时辰尚早,除了几个寻常的香客,并无别人。这少年又柔声道:你的儿子没事,你的婆婆也没事,我就是来和你说说话。爱莎叹了口气,看着这少年,也用藏语低声道:爱莎见过噶玛巴。
这少年笑起来,又柔声道:请和以前一样,叫我多杰。爱莎点点头,道:多杰,普姆达娃早已不在这世上。这少年也点点头,说:是我不对,我应该叫你……爱莎。爱莎,这个名字真好听。天气很好,我们一起去后面走走吧。这轻言细语的恳求,叫人不忍拒绝,爱莎心里一酸,点了点头。这少年正是噶举派第十三世活佛,还未满二十七岁的敦都多杰,他脑后的辫子自然是假的,是缝在帽子上的。
两人出了后殿,在石板路上默默走了一阵。爱莎忍不住问道:你早知道了,还是才知道的?啊不,你一定早知道了。多杰看着她,温柔地道:不,我是后来才知道的,是你回金川以后。爱莎惊异地看着他。多杰也看着她,继续温柔地道:我叫金川那里的噶举派信徒照看一下你的父母,没想到……爱莎,太好了,你还活着!
忽然之间,爱莎热泪盈眶,停下脚步,跪下向他叩拜。多杰忙要拉她起来,但手伸到一半,缩了回去,微笑道:快起来,别人看见了。爱莎站起身来,哽咽着道:我和普达娃,我们……对不起你……对不起,欺骗了你……你一直对我很好……对不起。多杰眼睛也湿润了,但摇摇头,说道:其实我早该想到。普达娃,他怎么可能会让你死呢。
爱莎问道:你不怪我们?你怎么会来京城?来见皇帝?但我怎么没听说?多杰摇摇头,道:没人知道我来了这里,楚布寺以为我在闭关。我……还有杜松,我们就是来看看你们。爱莎又热泪盈眶,看看,跋山涉水万里之遥,只为了来看看?!
多杰还是温柔地说道:爱莎,虽然你改了打扮,但你还是和以前一样,那么美丽,那么端庄。杜松,他去见普达娃了。你这就回去吧,你的家人,他们就在殿外面。爱莎忙道:那你呢?多杰道:我们后天就离开,待回到楚布寺,就快两个月了。爱莎道:不,你和我一起回我家里去。
作者有话要说:
-
补充上一节旁白。
-
【五谷丰登】出自处战国时期的《六韬?龙韬?立将》:“是故风雨时节,五谷丰熟,社稷安宁。”后人根据五谷登,借用“蜂”、“丰”谐音,“灯”、“登”谐音,再加上谷,或直接借用五谷,再配上宝瓶、灵芝等组成这一吉祥图案,寓意风调雨顺,粮食丰收。
-
【玉京园】应该就是马神庙街的忠勇公府,是在(傅恒)原来宅邸的基础上扩建而成,于金川战后,乾隆十四年春落成,乾隆御制诗里称其“在东安门内迤北……今奏凯欢朝,适届落成”。内务府亦有奏案,“遵旨于东安门内迤北建大学士傅恒赐第……共房七百七十八间,游廊二百五十八间”,当时四阿哥的履亲王府也差不多这么多间房,足见斯园当日之无比辉煌,是当时唯一一个将府邸建在皇城内的大臣,和亲王府履亲王府荣亲王府等全部都在皇城之外。道咸年间的书里将忠勇公府形容为“阀阅皆王邸制度”,“其面积之广,建筑之壮丽,当年为北京第宅之冠”,其时已经过了富察家的鼎盛时期了。那时候,只有王府才叫做“府”,大臣宅邸包括公府都不能称府,所以叫“第”或“宅”。
-
除了同时修建的富察家宗祠,后来边上还增建了和嘉公主府,即福隆安的府邸,在马神庙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