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戬默默点头。
“好,那你当没见过我,贫道还有事,先走了。”玉鼎真人身形一闪,又不见踪影了。
杨戬现在是真后悔自己把杨涛给带出来了。
这一转眼,杨涛已经跟杨戬出来大半年了,也是时候该回灌江口了。
还有一个月就是除夕了,其实杨戬是想让玉鼎真人回灌江口一起过年的。
但是自家师父这也没有想回去的意思,杨戬也不敢贸然前去。
玉鼎真人能去的地方,也就那么几个。
杨戬不敢确定能成功的事,杨傲辰去请,一定没问题。
玉鼎真人可能不给徒儿面子,但是一定不会不给徒孙面子。
杨傲辰不负所望,到玉泉山就将人给请回灌江口了。
玉鼎真人徒孙的面子,就是比徒儿的面子大。
如果说玉鼎真人有什么私心的话,那他的私心也就是他的师父,以及徒儿和徒孙了。
玉泉山金霞洞的玉鼎真人从来都不是一个冷漠无情的神仙,纵使他看起来冷若冰霜,让人不敢接近。
但其实,当真正靠近玉鼎真人的时候,一定会发现,玉鼎真人并不是冷冰冰没有感情的寒玉,他有血有rou,有一颗火热的爱心,纵使他被不公平的命运打压过,但是他依旧保持着赤子之心去守护着这个世界。
玉鼎真人做过很多事情,如果只知道他是元始天尊的徒弟,只知道他是杨戬的师父,这样来说,对他有些不太公平。
四十九:我玉渺素回来了
从某种层面上来说,玉鼎真人是杨戬一家的恩人。
没有玉鼎真人,也就没有杨戬的今日。
如果那一日,玉鼎真人没有出手相助救下年幼的杨戬,那杨戬可能也不会有活命的机会。
杨戬的儿子杨傲辰更不会有来到这个世上的机会,又何谈父子相认呢?
如果没有玉鼎真人相助,杨戬的兄长杨蛟可能永远都没有人会为他主持公道,更不会有手刃仇人的机会。
那一年的上元佳节,玉鼎真人曾许了三个愿望。
一愿,三界祥和,苍生无虑,海晏河清,朗朗乾坤。
二愿,顽徒杨戬平安无恙,心想事成,一切顺遂,笑口常开,再无烦恼。
三愿,徒孙杨戬之子,杨氏傲辰一帆风顺,达成所愿,早遇良人,恩爱和睦,幸福相守,尽享天lun之乐。
这三个愿望,每一个,都和玉鼎真人没有关系,他的心里一直想的都是别人,他成全了所有人,帮别人达成了心愿,可他似乎忘了自己的愿望。
玉鼎真人心中那仅存的执念就是自己刻骨铭心,爱而不得的感情。
为了那段感情,玉鼎真人险些赔上了自己的性命。
大丈夫何患无妻,或许这种为了感情而不顾一切的行为不被人看好,但是,有几人不曾为了自己的感情疯狂过呢?
放下,这两个字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虽然放下两个字加起来一共只有十一笔,但是真正放下来的分量有多重,也只有玉鼎真人自己知道。
选择释怀一段刻骨铭心的感情有多难,玉鼎真人为她不惜拔了两次情根,只因那人不在,他就不再动情。
人有生老三千疾,唯有相思不可医。
痴情之人,又哪里只是玉鼎真人一个呢?
昆仑山上那位白发苍苍的老者又何尝不是呢?
不为别离已肠断,泪痕也满旧衫青。
神仙也有无奈之处,并非可以事事如愿。
无穷无尽的生命中并非是一切都能得偿所愿。
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换言之,能如愿的事情,有十之一二。
若是不懂得知足常乐,那还有多少乐趣可言呢?
玉鼎真人并没有留在灌江口太久,过了上元节看了灯会就走了。
万家灯火,真正与玉鼎真人相关的,还是昆仑山上玉虚宫中,无尘殿清宁阁的那一盏孤灯。
元始天尊慧眼识才,可以说是玉鼎真人的伯乐,但是,他给不了玉鼎真人最想要的东西。
有些事情,一旦错过,就再也没办法弥补了。
但是玉鼎真人不会怨恨自己的恩师,若无恩师,也没有他的今日。
踏足人间数万年,玉鼎真人已经走了很远的路,他觉得有些疲倦,想歇一歇,他现在想待在昆仑山,留在玉虚宫陪陪自己的老伯。
做了这么多年在外漂泊的游子,玉鼎真人想回家了。
除了玉鼎真人,没有人可以不经通报就进门。
玉鼎真人已经许久没有给元始天尊行过大礼了,“老伯,儿子回来了。”
元始天尊立即上前搀扶玉鼎真人起身,“舍得回来了?”
玉鼎真人点点头,“老伯,儿子想留在您身边尽孝了,您不会嫌儿子烦吧?”
“你能留下自然是好,可是灌江口的那群小娃娃,你舍得吗?”元始天尊示意玉鼎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