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妇人正是宋家嫁去苏州的姑nainai宋毓琴。她自小长在京里,京里的富贵人家虽也会学些像点茶这类的雅艺,但这手艺也仅限于待客用,平日里还是多喝些沸水泡的清茶。只有南边的世族至今还保留着这种带有古意的沏茶方式。
第23章 心思 宋琴晔嫁去谢家二十来年……
宋毓琴嫁去谢家二十来年了, 至今还是喝不惯这样沏出来的茶,就如同她在苏州住了十来年,还是住不惯一样。
“娘, 咱们走了这么久, 应该快到了吧。”谢意尔问道。
她们大半月前就出发了,除去第一天坐马车到苏州的码头上, 她们已经乘船走了十几天了。
“嗯,我估摸着再有个三五日咱们就能靠岸了。”宋毓琴道。“说起来这是我第二次走这条路了。第一次还是我嫁给你们父亲时, 二哥亲自送嫁, 因着有聘船跟着, 我们足足走了一个半月才到。”
“娘之前不是说二舅舅今年会调任回京城么, 不知他们到了没有?”谢意尔笑着道。
“我估摸着已经到了,你二舅舅最是孝顺, 过几日便是你外祖母的生辰,他定会赶着为你外祖母过寿的。”宋毓琴笃定道。
“娘,你说外祖父和外祖母会喜欢我和哥哥吗?”谢意尔坐在母亲的身边, 抱着她的胳膊道。
“傻孩子,你们是我亲生的儿女, 他们怎会不喜欢你们?”宋毓琴拉了谢意尔的手安慰道。“你外祖父为人一向严肃, 不过最是喜欢读书上进的孩子, 你和你哥哥定能得了他老人家的喜爱。还有你祖母, 她老人家对孙辈向来慈爱, 你不必担心。”
“那舅舅们呢?”谢意尔好奇道。
宋毓琴见女儿好奇, 索性将娘家的人事都与他们讲了一遍。
“你大舅舅如今正任大理寺少卿, 娶的你大舅母出身京城顾氏嫡支。你二舅舅先前任青海省泽州府的知府,如今调回京城应该会再升一升。你二舅母娘家虽是寒门,但她的父亲却是少年得志, 官路亨通,从七品的小小县令一路做到了国子监祭酒的官位。
你二舅母自小与家中兄弟一道念书,后又跟着她父亲到任上,走南闯北,见识广博,与寻常闺阁女子大不相同。当年还是你们外祖父亲去陈大人府上为你舅舅求娶的……还有你三舅舅是府里的庶出,读书并没有读出个名堂来,如今不过是帮着家里打理些庶务,娶得也只是个富商家的女子。”
宋毓琴喝了口茶后又继续道:“府里三房你们同辈的兄弟就有六个。大房里的子铭是嫡出,行二,还有个妾室生的庶子,行三。二房的三个儿子都是嫡出,子固比你哥哥年长两岁,是府里的嫡出长孙,子羡比你哥哥小一岁,排行第四,子服是兄弟里最小的,排行第六。还有你三叔家的嫡子,排行第五。”
谢意尔听着母亲的介绍,不由感叹外祖家人丁确实兴旺。不像他们家,她父亲只弟兄一个,到了她这一代,家里除了母亲所出的兄长,姐姐和她自己,还有个年纪还小的庶弟,便再没有别人了。虽说兄妹多了些,可与外祖家比就不算什么了。
“娘,你继续与我说说几位表妹吧。”谢意尔娇声道。她是女子,自然对姐妹们更感兴趣些。
宋毓琴拍拍她的手,温声道:“你外祖家子嗣旺盛,男儿们兄弟六人,女儿们也有七人。其中你大舅舅家的敏仪妹妹与你二舅舅家的季萦妹妹是嫡出。”
谢意尔笑道:“这么多姐妹岂不是很热闹?”
“是啊!”宋毓琴笑了笑,道:“你外祖母最是喜欢女孩儿们热热闹闹的住在一处,可惜我在家时家里就我一个女孩儿。到了孙子辈里女孩儿倒是多了些。听你外祖母信里说,家里修了个大园子,她让家里的几个姑娘都住进了园子里去,一家子姐妹们亲亲热热在一处,每日赏景喂鱼,yin诗作画,好不自在。”
谢意尔一时听的惊住了:“怪道母亲总说外祖家与别家不同,只这教养女孩儿的方法真叫人向往。”
不像她们家,女子以贞静贤淑为美,一动一卧都是规矩,一家子兄弟姐妹,嫡庶皆是尊卑。嫡出的就是天生的主子,庶出的只比家里的下人地位高些罢了。男孩儿还好些,毕竟能读书科举,女孩儿却分外艰难。
虽然她是嫡出,从没有受过委屈,但见多了这骨rou间的高低贵贱之分,有时难免觉得这样的规矩有些凉薄。
“听说大表哥今年也要参加会试?”
谢越霖并不在意女儿家的这些小心思,他更关注仕途经济这些与自身相关的事。他已年将弱冠,不同于父亲的闲云野鹤的志趣,他自小就对官场之事颇为向往。听多了母亲说的外祖父位极人臣盛况,便也觉得大好男儿应当如是,手握强权,才能潇洒快意。
而明年的会试便是他实现志向的第一步。
表兄弟里谢越霖对宋子固最是印象深刻,只因父亲每次说起来都要赞一句少年英才。谢越霖对他除了有些好奇外,还存着一丝一较高下的心思。
宋毓琴听见儿子的问话颔首道:“子固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