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从十五岁那年逃离老家山村开始算起,杜夏在蓉城已经待了十二年。他没学历,当画工前他为了有口饭吃,什么脏活累活都干过,他又没身份证,接的都是些钱少的临时黑活,干完就拿钱走人,根本没有工友的概念。
后来他和庄毅在大卫村扎稳了脚跟,庄毅活络会社交,出门在外还真有几分老板的架势,他更多是在二楼画室里干活,忙起来了甚至没空回住的地方,在地上铺两块木板凑合睡会儿,闲下来了也没什么娱乐活动,庄毅喊他一起去喝酒蹦迪,他也拒绝,更喜欢待店里。
杜夏内敛安静的性子还挺适合干手艺人这行的,但这种性格的人注定结交不到什么朋友。不过,跟杜夏打过照面的人对他的印象都不错,庄毅更骂他是个烂好人,很多不该帮的忙只要被他碰上了,他也会上去搭把手。
比如把那位叫何筝的青年带回家。
——当何筝用字正腔圆的普通话道出个辍学南下打工自力更生的故事,杜夏还是有点怀疑他在骗自己,尽管自己没有任何被骗的价值。他是什么时候心软的呢,应该是何筝说找到工作前都会去住那种六人间的招待所时。当时他的眉头明显皱紧,因为他也曾为了省钱住过招待所,那种地方说白了就是给你个床位,仅仅是为了有床被子过夜。
杜夏的弟弟杜浪和何筝同岁,为了让杜浪能在蓉城上高中,杜夏三年前还花了好大一笔钱。他见不得少年在本该朝气蓬勃学知识的年纪就早早得出社会,像他这样吃没文化的苦,所以提议何筝到他的地方先住下,有什么事明天再说。
杜夏租的房子在离大卫村步行十分钟的地方。一路上何筝问他为什么不住商铺楼上,杜夏说房东一家并没有搬走,除去画画的二楼,那栋房子剩下的房间只够给庄毅和那四个画工住,他只能自己租出去。
杜夏的租房在个九十年代的公寓楼里,开门进屋后就是十几平方米的卧室,没有玄关和客厅。
何筝没跟着进去,而是站在门外,等杜夏拿出双新的棉拖鞋放他跟前,他换上后才进来。杜夏的出租屋里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还被收拾的很干净,不像其他单身汉那么随意。何筝站在靠窗的电脑桌前,手搭在皮质靠椅上打量桌上的那些动漫手办,杜夏在房间另一头的小厨房里下了把挂面,打鸡蛋前没回头地问何筝:“你饿吗?”
何筝迟钝地“啊”了一声,杜夏就又抓了一把面。五六分钟后杜夏端着两个热气腾腾的碗到那张书桌前,他让何筝别客气坐椅子上,自己站着,侧着的身子倚在墙面上。
“你吃完后把外套下来,我再给你洗一下。”杜夏还惦记着呢,总觉得刚才在店里处理得太潦草不够干净。他吃饭速度很快,汤再烫也能哼哧哼哧三五下把面撩完,他都重新回到小厨房把碗筷放水槽里了,何筝才只吃了几口。
何筝吃面的样子也比杜夏腼腆,会很安静地把吃不完的面条咬断,而不是大口吸气,两边腮帮子塞满后发出明显的咀嚼音。
杜夏盯着何筝的后背,看久了,反倒自我感觉拘束。他闲不住,把床边的折叠沙发摊平,听到动静的何筝扭头向他看去,等嘴里的全都咽下去了再问:“我今晚睡这儿?”
“啊……嗯。”杜夏脸皮薄,见何筝细皮嫩rou的样,原本是打算让他睡自己的床。
“我弟偶尔会过来,我就又买了张床,平时不用还能当沙发躺。”杜夏有点没话说强行找话题,告诉何筝书桌上那些手办也都是他弟买的,带回家被爸妈看到会被唠叨乱花钱,就扔在他这儿。
何筝在吃面,背对着杜夏,“你父母也在蓉城?”
“嗯,我弟都来这儿上学了,他们就陪着一起来了。”杜夏父母住的地方离这儿还挺远,他们只会种田,到了蓉城也不会干别的活,在更乡下的地方租了两亩田。
杜夏是真的不会聊天,揪着自个儿的手指,劝导何筝:“我看你还是回去吧。”
他自顾自地说教,字字句句都很斟酌:“打工当学徒不是你想象的那样。你还那么年轻,不用急着出社会。你要真喜欢画画,就去考相关的专业呗……就是念个大专也是好的,那也是学历。现在找什么工作都要求学历,再不济,你也先把高中读完,把高中文——”
杜夏说不下去了。
他注视着何筝放下筷子,没回头,就这么看向窗外远处的路灯光。屋顶散发出的白光隔绝了黑夜,窗户玻璃上朦朦胧胧倒映出何筝的脸。
那张脸没什么表情,五官立体像混了外国血统,眼窝深邃,眼珠子乌黑,借着那窗玻璃和杜夏无声地对视。
杜夏低下头,又心软了。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若不是实在留不下去,谁会愿意背井离乡呢。这个青年肯定也有说不出的苦衷,被家里人逼得走投无路,才早早地背井离乡,大年初三夜出来找工作。
何筝也在观察杜夏的反应。像是觉得很有趣,他又拿起了筷子,将那碗普普通通的鸡蛋面吃了个Jing光。吃完后他也把碗回小厨房,杜夏要接手,他打开水龙头直接上手,“我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