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戚思回到英国继续攻读博士学位。飞机在曼城机场降落时,戚思望着窗外灰蒙蒙的天,发呆了很久。她是在2014年第一次来的英国,尽管飞行十八个小时,但依然兴奋不已。戚思高中时就有一个英伦梦,那个时候会悄悄把网络上英国街角咖啡店的照片打印出来,夹在数学书里,想放弃,没有动力学习的时候,就会翻出来看看,鼓励自己。尽管那张照片现在已经找不到了,但戚思依然可以隐约记起,灰暗的天空,片片乌云下,咖啡店外面那红似鲜血的雨棚。戚思跟周韫第二次的见面就是在这样一个场景下。
戚思的博士导师是个可爱的英国老头 名叫Boris (你没看错,就是跟首相同名),不仅在research(科研)上对戚思帮助很大,生活上也处处照顾她。博士第一年的年中,戚思智齿发炎,疼痛难忍,当时要争分夺秒的投一个会议论文,无奈之下,戚思吞了很多止痛药。 Boris每天都会发邮件询问她,有没有好一点,感觉怎么样,邮件还会附上如何在英国看牙医,以及如果真的忍受不了,怎么去医院看急诊的小tips(提示)。戚思常常觉得Boris像是他在英国的爸爸,让她在异国他乡也不那么孤单。他们在一起常常会聊起很多无关科研的话题,关于宗教,婚姻,爱情,移民..,Boris用他自己的生活经验告诉戚思,人生太过短暂,想要什么东西,喜欢什么人,就抓紧争取,有些时候结果尽然不那么如意,但过程依然会让人享受。
戚思是个在感情上洒脱,敏感又固执的人。对于出现分歧的前男友,可以说分手就分手,毫不留恋。不是感情不深,不是不爱,是在决定回到英国读PhD(博士)的那一刻,前男友的态度已经让她看到了这个结局。戚思不是个会为了爱情放下一切的人,她有自己的人生规划,虽然也期待在这条路上遇见可以同行的人,但却看的很淡然,每个人都只能陪自己走一段路,那个可以一直在身边的人,可遇不可求。
2018年的年尾,戚思收到了论文被NSS顺利接收的邮件,没有开心多久,便开始马不停蹄的办签证,订酒店,准备PPT。STEM(STEM由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和数学(Mathematics)首字母组成)专业的女生相对较少,这次的会议又是关于nuclear science (核科学)的,她是要做演讲的两个女生之一,自然会受到很多关注,所以戚思格外重视她的第一次会议演讲,不眠不休的和导师讨论了很久,把可能会被问到的问题,一一列举出来又详细的写下答案,做了充分的准备,但让她没有想到的是,那个最后一个提问的英俊男生,还是让她措手不及,又哑口无言。
演讲进行的很顺利,戚思没日没夜的反复练习过的稿子,被她很流利的说出来。她站在台上,面带微笑,情绪饱满,导师告诉她,有些时候讲的内容并没有那么重要,重要的是,你要对自己的成果表现出足够的热情和自信。戚思做得很好,台下的同行,给予了她充分的肯定。问答环节,因为准备充足,她也表现的游刃有余。
四个问题之后,她向台下发问“Are there any questions?(还有没有问题?)”。 然后看到坐在左边角落的身穿深蓝色西服的亚洲男士举起了手,隔着很多人,戚思望向了那双深如黑谭的眼睛,也看到了这个英俊到让人无法忽视的男人。
然后听到他用一口流利的伦敦腔向她发问“你提到的这个算法应用到硬件上,虽然准确率有一定的提高,但是功耗却增加了很多,如果人在野外作业时,机器可使用的时长降低,那对使用这款产品的人来说,充电将会成为很大的问题,你有做这方面的考虑么?”
戚思在听到这个问题时,有片刻的愣神,她对硬件一窍不通,一时有些哑口无言不知要如何回答,突然想起跟同事私下开玩笑时说如果遇到自己答不上来的问题就说“That' s a good question. We are now working on this problem and, if you agree, I' ll answer your question in a few weeks. (这是个好问题。 我们现在正在解决这个问题,如果您同意,我会在几周内回答您的问题)”. 听到这样回答的人,会心照不宣的知道对方可能无法给出准确的答案。于是她照着这样给了对方回复,也看到了对方安慰的笑容,接着告诉她“非常期待你的答案,我对你的研究很感兴趣”。
下台之前,戚思控制不住的又看向他,她想之前没有注意到,是演讲之前太过紧张,这样的人又怎么能让人移开目光。戚思之前从来不相信一见钟情,互相不了解的双方,怎么可能在抛开人品,家世,背景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