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了来领粮的人手里拿着的是元代的官窑碗,心里大惊,但转念一想又是在正常不过了。
腐国现在瞧着是可怜,但几十年前是多风光啊,抢了华国那么多东西,不说遍地都是,但数量也绝对不少。
民国有个文物价格有个短暂的高峰期,但很快就随着国力和战争跌了下去。放在国外就更不用说了。一来遍地都是文盲,就算不是文盲,没有特意研究过的人也看不出什么。二来,艺术品这种东西和国力是能挂上钩的,说是艺术无国界,但谁不偏爱自己的东西呢?
余老爷子用十磅的麦子换了那个碗,心里又是茫然又是可悲。
但他也看到了一个机会。
送粮还在继续,但余老爷子送的粮食是照着人头来的,紧紧是够一个人吃个半饱,看到有能多换粮的机会,很多人都开始对家里进行大搜索。
余老爷子找了几个曾经是古玩店掌柜的人来坐镇,一天就得看上千件的东西,虽然一百件里面最多只有十件是他们想要的,但耐不住多啊!
余老爷子有钱,但没势力,战乱没枪说话就不硬。他知道这些东西不好运回去,于是就在这里弄了个可以保存的密室地窖托付给了自己的好友。
但他没想到的是,他以为能活得比自己长的老友却先他一步走了。
林允昱害了急病,收到信还来不急嘱咐什么就走了。余老爷子那封信说得不算含糊,但也只有知道“那一年”发生了什么事情的林允昱知道,他托付给了自己什么东西。
林允昱的儿女们在林允昱去世后就不愿在留在腐国了,转卖了东西去了更加安稳富裕的梅国,只将这个农场送给了父亲和余老爷子共同的好友方老爷子。
而余老爷子的好友方老爷子也不知道这里有什么,只是觉得这个地方对余老爷子有着特殊的意义,便也没有卖掉,而是嘱咐儿子要找到余老爷子的后人交还给他。最后最后兜兜转转一圈子,这里被交给了余老爷子的外孙——路远之。
正如余老爷子在信里说的那样,这些东西,已经从当年一兜米就能换来的一文不值蹭蹭蹭地变成了膨胀好几倍也不止的黄金了。
“时尉,我想回家了。”路远之将头歪在了时尉的肩膀上,用他的身体遮住了自己眼里的红晕。
“嗯,明天我们就回去,好吗?”
时尉被这一连串的Cao作弄得也有些懵,他知道路远之现在的心情应该会很复杂,所以什么也没说。
这个时候,只要安静地陪着他就足够了。
“姥爷他……是个很古板的人,小时候最怕他了,天天躲着。”但后来,却连当初因为认字罚站的忐忑和害怕也模糊掉了。
小孩的记忆都是这样的,不知道什么时候就消失了。
路远之已经很用力很用力地去想要将姥姥姥爷妈妈舅舅记住了,但再努力也只剩下一些零碎的片段。
作者有话要说:每次看到有人几百件几百件地捐献文物的时候,都觉得他们真的是太伟大了。
第155章
时尉说了要带路远之回去,很快就给华世逢打电话让他在来之前先去订最早回去的机票。
才买完东西准备往农庄赶的华世逢都懵了,不是上午还一副要长住的样子吗?怎么下午又变主意了?但良好的职业素养让他一点也不吐露,而是微笑着应了下来。
“等等。”路远之听到时尉打电话的声音,赶紧说道,“还是再住一段时间吧。”
时尉也就顺势改了口:“华叔,你现在在哪?能尽快过来一趟吗?有些事情需要当面说才能清楚。”
华世逢赶来的时候,是时尉出来开的门,路远之坐在沙发上翻着一本看起来就很旧的书。
“华叔,有一件事情,要麻烦你找一些可靠的人。”路远之严肃地地他说道。
华世逢这才看见,路远之的眼睛又红又肿的,连声音都是沙哑着的。
但是看两人的样子,又不像是吵架了。
华世逢心下排除着哪里出问题的可能,就听到路远之说:“有一些东西,要麻烦您帮我们运回去。”
路远之说有一些东西,他还以为是一两件余老爷子留下的大物件,结果时尉把人带到地方一看,人就傻掉了。
“这、这些都是……”真的吗?
华世逢虽然也是“华国人”,但准确地说,他是华裔,在腐国生活了三十几年的他可比时尉和路远之对这些东西的价值了解得多得多。
这两年华国古董的价格一直都在处于一个上升期,虽然比不过发达国家的古董价,但对比几年前也是翻了几倍的。
而且这里的数量这么多,就算平均一下,一个一万也有几千万甚至上亿吧!
更别说大部分是绝对不止这个价格的。
古董的价格一直在变,但古董这种东西,很多都不是靠着年代来定价的。大部分的古董,首先是艺术品,然后才是上了年头数量稀少的老物件。
作为艺术品,只要不是战争饥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