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也终于有心情继续修道了。
如此一来,翟修自然不必夜夜在宫里办公,那个隐藏在背后的蛀虫组织也开始重新活跃起来。
……
只是好景不长。朝廷的镇压过于惨烈,起义军的反抗也愈加激烈。
等到了仁安十五年五月,起义军已经攻占了大营朝半壁江山,隐隐有了分庭抗礼之势。整个南方的州县,都已归于起义军之手,不受朝廷管制。
当歌颂起义军的民谣传到京城的时候,仁安皇帝一病不起了。
这个皇帝自继位以来,于治理天下并无半分功劳,成日沉迷修道。谏臣如何苦劝他都不听,一度扬言大营朝国富兵强四方来贺,他便是不上朝也不会亡国。
现如今,真的要亡国了,这个潇洒一辈子的皇帝,才知道害怕。
他夜夜梦到自己的父皇指着他鼻子骂,说祖宗大好的江山,他连守成都不会,就是养一头猪也比他强。仁安皇帝在梦里瑟瑟发抖,犹如小时候偷懒不肯读书时,被姜帝师告到先帝面前,他父皇咆哮着把他骂得狗血喷头的样子。
夜不安寝,惊惧过度,一来二去的,仁安皇帝就病了。
这病势汹涌如排山倒海,太医们每天都擦着汗战战兢兢地开方子。但谁都知道,陛下这病,是心病,光喝药,是不起什么作用的。
这日大臣云集于龙榻前探病侍疾时,内监总管卫祁悠悠开口道:“既然陛下这病是乱军闹的,那挫败了乱军,江山一统,陛下的病自然也就好了。”
进宫侍疾的诸位大臣:“……”这不是废话吗?谁都知道陛下病在哪儿,可这不是拿乱军没辙吗?
见没人吭声,卫祁又道:“既然朝堂上的诸位大臣,没有法子能收拾得了乱军,奴才出个主意,诸位大臣们莫见怪。”
毕竟是在龙榻前,侍疾的列位大臣忍住没吭声。卫祁这才慢悠悠道:“太子殿下不是在边关用兵如神么?何不把太子殿下召回镇压叛民?”
此言一落,有人刚想说太子还得和高昌人打仗,如何抽得了身?
就听见翟修拍手称妙,并道:“殿下在边关已有威名,且高昌人也已尽数赶回自己的领地,此时召殿下回京,最合适不过。”
连翟相都如此说了,其他人也不好反对什么,也都附和起来。
其实关注边关局势的人,自然知道此时召太子回京,并不妥当。太子费尽心机布置一场,只求与高昌决一死战。此战毕,高昌亡国都是有可能的,到时候再扶植一位高昌皇族的没落王子称王,从此以后,高昌就是大营的附属国了。大营西北少说几十年都不会有战事。
这中间的利弊,是个人都看得见。
也因为如此,所以叛军虽然闹得厉害,翟修又多次暗示,就是没有人提议召回太子。
反正大营朝一时半刻也亡不了,等太子收拾了高昌人,转个头自然能空出手收拾乱军。
哪知这件心照不宣的事,被一个老太监说了出来。
卫祁不过一个内监,说他没见识也有可能。翟修却不同,他毕竟是一朝丞相,要是连这点轻重缓急都分辨不出,也坐不得这个位子了。
那翟修的心思,就十分值得细究了。
左不过是怕太子权势过大,功劳过大,日后回朝会分他的权,夺他的势,就像去年的定国侯一样。
第 61 章[一更]
翟修在朝堂上一手遮天,仁安皇帝又病得快死了,两个人一拍即合,立即以天子的名义,连着下了三道诏令,命太子班师回京。
六月末,太子率领拱卫京城的数万Jing兵回到朝中。
他去时带走了十万Jing兵,半年后带回九万有余,伤亡折损并不大,由此可见太子殿下用兵之神。
兵将到京的那天,天气毒热,翟修领着文武百官出城相迎,仁安皇帝也想来,只是他病体不便出行,便将自己的车辇送来,还千万叮嘱翟修,一定要让太子乘坐。
太子自然不肯,一番推辞后,陛下的车辇在前行走,他骑着马跟着车辇之后,以示恭敬。翟修等诸位大臣坐着马车,跟在太子身后。
许恪品阶太低,没有出城迎人的资格。只混在户部的官员里,挤在人群中,看到了同样骑在马上的戚无为。
半年未见,戚无为看着像是黑了一些,整个人气势也隐隐有些变化,多出些生人勿近的味道。
他骑着马距许恪越来越近,肃着表情,头不转,眼神却四处飘着。奈何人太多了,他像是没找到一样,过了一会儿,就微微低下头。许恪心里着急,恨不得蹦起来叫他,可他做了官,要时时注意仪态,自然是不能跳的。
急中生智,许恪揪了一个身上的荷包就朝戚无为丢过去。
荷包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被戚无为用手一捞,抓在手里。同时他抬起头,目光直直锁住人群里的那个捣蛋鬼。许恪脸上已经挂上大大的笑容,戚无为唇角也微微勾起。
恰在此时,一朵绢花砸向戚无为。
接着荷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