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用尾巴搅著水纹,好不容易到了对岸,原本从这头传来的琴声忽然又转了向。常洪嘉侧耳去听,清正的音律时而在矮灌间,时而在辛夷树梢,顺著陡直的四面上壁往上看,四面八方都是弦声。
他怔了怔,漫无目的地顺著竹篱笆走了一段,看到那条青蝮蛇盘在树上,头冲他往南撇了撇。常洪嘉笑著道了谢,往南一直上了浮屠道,到了沙池,看见要找的人正坐在沙池正中的石台上,一身绿袍深如墨色,底下玄色衬里,长发及地,膝上照例放著一张琴。
只看了一眼,常洪嘉暗了眸色,一张斯斯文文的脸上,笑意再也挂不住。那人仍抚著琴,五官如丹青妙手绘成,眉心一道金色佛印,直到常洪嘉走上前,淡泊的琴声才停了下来。
“谷主,洪嘉……回来了。”常洪嘉在沙池外长长地行了一稽,半晌抬眼,正和那人淡漠如古井水的眼睛对上。
常洪嘉心绪起伏,却无法挪开视线,还想再往前走,才发现失了礼数。那人白如明玉的手拿过一旁的苇杆,在沙上缓缓写下几个字:还习惯麽。
等常洪嘉看清楚了,呼吸又是一窒,颤声答道:“都习惯,有劳谷主费心。”
只是待他说完了,四周却久久沈寂下来,只能隐约听见谷中呼啸的风声,辛夷花落在水面的轻响。常洪嘉几不可闻地说:“谷主还在修闭口禅?”
那人微一颔首,把古琴放在琴桌上,一步一步踱下石台。
僧人修业时为减少口业,常修闭口禅,一禁语便是数十年,亦有信徒为求灵验,从许愿那日起便禁语,愿成方开口说话。
细数起来,这人从初见之时就是这样,明明是……妖。
就在绿衣人踏上沙池的时候,香炉里的香静静灭了,一缕残烟从铜香炉中升起。常洪嘉看著他墨绿的袍裾从沙上拖曳而过,香囊环佩叮铛有音,青莹玉光照著皎皎姿仪,许久,才小心翼翼地跟了上去。
“这几年一觉睡醒,人仿佛还在鹤返谷,只是近乡情怯,总跨不出那一步,”常洪嘉低声说著,眼睛看著脚下:“此次回来,想过长留此处……”
两人说著,已到了浮屠道上。两面山壁间是仅容一人通行的狭径,最宽处也不足四尺,裸露的石壁上刻著形态各异的佛像,头顶天成一线,光柱倾泻而下,整条浮屠道金光暴涨,密密麻麻的佛像或坐或卧,眉目祥和,一直到离地三丈处方止。
常洪嘉的眼睛慢慢看向那人:“会不会……叨扰谷主?”
绿衣人已经到了浮屠道外,满树杂花和他袖手青衫,仿佛画一般似真似幻地展在眼前。那人视线漫不经心地扫了过来,广袖一拂,地上散落的细沙拢成两个字:无妨。
洪嘉突然鼻子一酸,连忙作揖,强笑道:“多谢。”
等常洪嘉孤身一人回到小院,已经疲惫不堪。一尾黑蛇蜷在花凳上,见他进来,淡淡地哼了一声。常洪嘉脸上仍是笑著:“好久不见。”等他看清了小蛇视线所及,才骤然慌乱起来。
从医馆带入谷中的山水习作,一时疏忽,仍铺放在桌案上,画轴右侧依稀可辨一行小字:
巍巍远山,
雾剪晴岚;
为君一言,
抟转九天。
等常洪嘉急急挡在那副挂轴前,一切早已无济於事。
黑蝮蛇看著他,微眯起眼睛:“何为巍巍远山之晴岚?”
常洪嘉当下哑然,踟蹰半晌,才低笑道:“我带了些果脯,你尝尝?”话一出口,连自己都感到底气不足。卷上几句题诗,分明藏著那个人的名讳──魏晴岚。淡如朝雾,清似远山,悄然来去,却如乱花迷眼,谁驱得散,谁扑得住?
黑蛇吐著信子,看著常洪嘉把包了油纸的果脯一层层剥开:“你为谁一言而抟转?”
常洪嘉静静站著,情知青蛇洞彻,黑蛇诡诈,谷中十余尾色彩斑斓的灵蛇,每一尾都不好应付,只得硬起头皮,轻笑著说:“什麽抟转,不过是无头苍蝇乱撞。一厢情愿,又无计可施。”说著,乞饶般地拱了拱手,黑蛇这才放过他,慢条斯理地把他掌心里的果脯吞咽下肚,只嗤了一声:“何苦。”
谷中清闲,和听银镇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常洪嘉每日里烹粥喂蛇,清扫落叶,翻阅医书,采药熬药,半日便过去了。偶尔几声琴音,也摸不清从哪里传来。
一日清晨,山中又下起雪,大雪纷飞,从峭壁夹缝飘入浮屠道。
常洪嘉端了熬好的米粥,一条条去寻谷中蛇。原本盘踞在各处的小蛇,竟然都不见了踪影。他绕著竹篱,在谷中细细转了两圈,仍是一无所获,只好转身前往浮屠道,没想到行至沙池尽头,石台上孤零零摆著琴桌和瑶琴,连谷主也不知去向。
常洪嘉想起那人已有数日粒米不进,不由端著托盘停了下来。
粥虽清淡,聊胜於无,他肯不肯喝,又是另一回事。
这样想著,一时间竟连不得擅入的禁令都抛在脑後,一步一步慢慢踏入沙池。
脚下柔软的细沙每走一步都微微陷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