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厉王秦莫寒
入夜时分,城中大多数房居中烛火刚刚燃起,恢宏大气的厉王府中灯火通明,大殿中歌舞丝竹之声不绝于耳,酒杯碰撞声、叫好声,回荡于整个大殿。
厉王秦莫寒坐在为他量身定做的宝座之上,他发须花白,但其身形看起来仍魁梧健硕,虽已入甲子之年,仍身体硬朗,面含霸气。
宝座下方,两边坐着众多他网罗来的武林高手,有合一教的秦泰鸿,红莲教掌门,以及英杰帮的众位英雄好汉,甚至还有一些朝廷通缉的要犯。
在他看来,这些武林人士虽然武功高强,却不堪大用,之前他委以重任的姜泰鸿,信誓旦旦的说能把合一教收为己用,结果竟然败在一个黄毛小儿的手中,实在是丢人现眼。
留着这些人也并非毫无用处,至少他们一个人抵得起自己几十名普通士兵,也是一股不小的战力。
席上的姜泰鸿一脸苦闷,黄山一行确实是他办事不利,他那里知道闻人杰能找出来如此古怪的小子。
本来厉王对他非常重视,予以高位,让他带领这群江湖人士,如今这一遭,倒让他颜面扫地,无人问津,他喝着闷酒,咬牙切齿地暗骂那个让他丢脸的臭小子。
众人坐在一起把酒言欢,一些汉子色眯眯盯着眼前婀娜多姿的少女,若不是上方坐着厉王,恐怕他们早就像饿狼一样扑上去了。
秦莫寒坐在首席,虽然眼睛盯着下方翩翩起舞的歌姬,却心不在焉,思绪早就不知飘向何方了。
那年边关战事已熄,当时蒙古族早就于二十年前便归顺礼朝,然而他们中一部分不小的势力仍然与朝廷对抗。这些残余势力常年游走于边关,残杀边民,无恶不作。
厉王多次领兵围剿未果,虽多次重创,但始终无法全部将其剿灭。
后蒙古王参与围剿,最终将这股毒瘤全部消灭。
当时被朝廷分封的蒙古王叫察罕特穆尔,二十年前他领半数蒙古军归顺朝廷,被封为蒙古王,那时蒙古族局势混乱,新封的蒙古王也无力出手围剿其他反判势力,后来经过礼朝二十年的教化,再加上蒙古王已经稳定内部局势,便率大军同厉王前后夹击,将判乱势力全部围剿。
战事已休,秦莫寒与舅舅云老将军在军帐中开棋博奕,还未有结果,便收到来自京城的秘信,父皇病重,令他尽快回京。秦莫寒将善后事情交由舅舅云老将军。
这么多年,秦莫寒一直戍守边关,在京城的母后也一直关注着他,将京中局势传信予他,但这次他却没有提前收到消息,是有什么变故呢?
抛开边关一切事务,秦莫寒带着两名亲信快马加鞭赶回京城,等他赶回京城,父皇也已经处于弥留之际。
那一天,是秦莫寒最刻骨铭心的的一天,二十多年过去了,每个细节他都记得清清楚楚。
众位兄弟、母后、几位宠妃及几位朝廷重臣都围在父皇的床边,见人都到齐了,父皇艰难地说起了他的遗言,“传朕口诏,皇二子秦丰年,人品贵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统。著继朕登基,即皇帝位。”,说罢此言,他便两眼一翻,一口气没喘上来,一命归西,众人的哭声顿时响成一片。
大太监走向门外,高声呼道:“皇上,驾崩了。”
而与此同时,站在几位兄弟后面的秦莫寒低着头,手中拳头紧握,若他有指甲,恐怕掌心已攥出了血来,他眼中有着深深的恨意,混乱的宫殿内无人发现他的异样。
秦莫寒多次想私下质问母后,可每次都被拒之门外,他意识到自己被最信任的人欺骗了。
新帝即位,夺了秦莫寒的军权,因他有战功,被封为厉王,封地交州,舅舅云老将军也被从边关调回,换上了新帝信赖的周将军。
秦莫寒则回交州府番禺,当他的闲散王爷。交州地域广阔,虽说都是他的封地,实际上他只能管住那小小的番禺。
后来秦莫寒手下的一位善于伪装和刺杀的能人帮他暗中建立了一个秘密组织——离人阁,他的密谋叛乱之路才开始。
礼成祖秦揽与太后云氏育有三子二女,而秦莫寒便是嫡出的大皇子,秦莫寒从小便对武学兵法兴趣浓厚,性格喜争勇好斗。
因他身份尊贵,平日里有些目中无人,再来李贵妃所出勤王,再来他的二弟礼文帝秦丰年也于次年出生,后玉贵妃所出安王,最后则是太后最小的儿子成王。
礼成祖既是慈父又是严父,他几乎将所有的空余时间都用来教导子女,教导男儿要有血性、智慧,更要爱民如子,教导女儿更是要求其巾帼不让须眉。
秦揽虽然很赞赏大皇子秦莫寒之勇,但不喜其高傲、固步自封的心性。
秦莫寒十七岁时,因为嫉妒,打伤弟弟秦丰年,秦揽最是厌恶兄弟相残,便将秦莫寒丢给戊守边关的大舅子云将军,还下旨言明:若无他同意,大皇子秦莫寒不得离开边关。
那一刻,他仿佛觉得天快塌下来了,还好有母后的来信以及舅舅的安慰,母后和云家都是站在他身边的,他天真地认为。